2014年9月3日抵達美國SF,9月5日入住The Arbors Apartments—自此展開我的留美學生生涯。
正式開學日是10/2,我們提前一個月抵達。還好我們有提前一個月抵達,在這個月中我們幾乎就是每天在安頓家裡,辦理大大小小的瑣事。也因為剛來的關係,往往也會花費許多時間在來回奔波(迷路?)中。等到有了腳踏車和發現Zipcar之後,生活就方便許多了。很感謝教會和台灣同學會朋友們的幫忙,讓我們在最短時間步上軌道。心得是:對於第一次赴美的國際學生來說,提前三個禮拜到一個月抵達學校是很需要的,而且往往也可以撿到一些學長姐的車庫拍賣,通常比新的便宜許多。
這是我在UC Davis的第一個Quarter,人生地不熟,一切都還在摸索中。第一個月,基本上就是在搞懂這邊的遊戲規則,從學校環境,課程學分,交通路線,到TA教戰守則,許多的新東西需要catch up。因為托福的口說不到26分,又想擔當助教工作來減免學費,所以我遵照學校的建議參加了ESL的英文課程,每週一三晚上從六點上到八點,課程對我來說不算太難,不過功課蠻多的,花去我不少時間。好處是可以增加練習聽說的機會,同時認識同期的國際學生,大部份是中國人。
我原本選了兩門系上的研究所課程:Computer Architecture (by Farrens)和Volume Visualization (by Ma)。CA每個禮拜幾乎都要小考,不過因為我本身是做Digital IC的,所以對CA還算比較熟悉。VV的部分就比較頭大了,一共有三個project要做,每個人都要從頭到尾實做一個Interactive RayCasting Volume Visualization System。雖然有提供基本的範例程式碼,不過我覺得對於一個轉領域的學生來說,壓力還是蠻大的。所以我最後決定drop比較熟悉的CA,全力做VV的projects。事後想想,這樣的決定應該是正確的,因為GPU+Qt的環境我真的不是很熟,debug常常花去我很多的時間。最慘的是,往往自己覺得做得還不錯,可是總會有些地方不如老師助教的要求,比較過同學的作業之後,真的發現別人做的比較好。不過說真的,作業描述只有短短一兩行而已,我常常會錯意,這可能就是轉領域時會面對到的基礎背景知識不足造成的結果吧。還好最後有拿到平均的A-,努力總算沒有白費。感謝 神的保守和老師的寬宏大量啊~下學期又可以繼續當助教囉J
這學期另外有修系上必修的Research in Computer Science (by Amanda and Martel)和TA必修的Teach Computer Science (by Davis)。這兩門課算是比較輕鬆的,只要出席上課和按時交作業就可以過了。我覺得課程雖然輕鬆,也是蠻有收穫的。
這學期也花了蠻多時間在學習當一個好的助教(TA)。我這學期是擔任Intro to Programming (by Butner)的助教,這門課有300多人,我們一共有5個助教。我負責帶6個discussion sessions中的3個。每個session有50位學生,對於口語能力普通的我,說不緊張是騙人的,不過為了錢的緣故,只好硬著頭皮上了。一回生二回熟,慢慢地,也就習慣了,可能跟我媽是老師也有點關係吧,從小耳濡目染。當TA真的是會花蠻多時間的,差不多等於修半門主科的程度吧。我覺得這對於口語和聽力是很好的訓練,只是選課時也要把這個時間因素考慮在內就是了。希望以後可以慢慢把這部分時間縮到最少。
總結第一個Quarter,我覺得quarter制的課業因為時間很緊湊的關係,幾乎沒有太多可以打混的空間,假期也不多,所以基本上學期中就是乖乖上課做作業和專案,這樣比較有機會獲得好成績。另外,我覺得雖然UC Davis的Computer Science在US News上的排名只有30出頭,不過同學都蠻認真的,學習風氣相當好。我相信Top50(甚至Top100)其他學校的CS也是差不多,如果申請到還可以的學校,就先來念吧,不要太在乎排名,反而應該在乎的是教授們專精的領域是否有興趣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