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精實新聞 2013-02-20 09:02:53 記者 蕭燕翔 報導

政策加持,金融股從元月下旬起頓成當紅炸子雞,高峰期占大盤成交比重一度竄升至近25%,近十個交易日金融股上漲近9%,是同期加權指數漲幅3.8%的一倍以上,大家都想問,這波金融玩真的還是假的?會不會又像以往、成為大盤多頭的最後一棒?

先從時間點來看,金融股本波是在元月28日正式站上所有均線,30日開始出量且出現首個多方缺口,農曆年封關前夕的2月4日帶量長紅大漲逾3%,創超過兩個月單日最大漲勢。對照消息面,金融股的起漲與首次金證會前的市場期待、共識結果優於預期,以及對三次金銀會的預期升溫,這都不脫兩岸政策面的加持,外資持有金融股指數也重回22.7%以上的年初高峰。

因為金融股本波漲勢明顯優於大盤,且力爭市值王的國泰金(2882)及富邦金(2881),股價都創下17個月新高,在大盤逼近8千點的心理關卡下,金融股金蛇年第二個交易日近關情怯,日k線連三黑,且占大盤成交比重一舉降至12%,這算是人氣退燒的訊號嗎?

《基本面》—P/B、P/E都還低平均

先從基本面來看,即使金融股十個交易日大漲近9%,但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,截至今年元月底,金融股的平均股價淨值比只有1.06倍,居所有類股之末;本益比15.5倍,也只高於營建、電腦及周邊、電子通路及其他電子;金融股無論是股價淨值比、本益比都還遠不及大盤平均的1.68倍及24倍。

但是金融股的長期被低估,反映的是低迷的獲利能力,不過,這樣的情形似乎有了質變,據金管會資料顯示,去年國銀的稅前股東權益報酬率(ROE)首度突破10%,資產報酬率也有0.68%,都創下歷史新高。而去年壽險業的總體獲利也達400億元,也達五年新高;最慘的證券業,雖有證所稅衝擊,但勉強靠幾家券商賣樓的業外收益支撐,去年整體券商獲利179.85億元,也還較前年小幅成長。

如果說合理股價淨值比及本益比與股東權益報酬率、獲利能力正相關,台灣金融業在銀行ROE創高、壽險業逐步回復至金融海嘯前水準及證券業最壞時候已過下,金融股的P/B、P/E區間向上提升,看來其來有自。

《籌碼面》外資續買、股東會前大股東偏買方

籌碼面來看,開紅盤後,外資買超前20大中,仍維持7-8檔金融股,且連續兩日買超首位都是國泰金,只是相較於年前的幾乎清一色買超,近兩日開始有些金融股出現在外資賣超前20名之列。

除了外資,本來就鮮少散戶著墨的金融股,以往其交易盤多來自政府及大股東,當然泛公股行庫在靠近8千點之際,連續調節,多少對金融股續攻造成壓抑,但別忘了,今年還有11家金融股將進行董監改選,且在資本額100億元以上的金融股強制適用「電子投票」下,以往用小股控主導權的難度將越來越高,也讓不管有沒有改選的金融股大股東,股東會前回補持股意願轉強。

《政策面》兩岸政策落實與否?續航力關鍵

要談金融股還會不會漲?政策面續航力不能不考慮,新內閣喊出經濟成長率及失業率將黃金交叉,如果成真,搭配國際監理單位適度放寬對金融業資本限制,將給金融業比較好的政經環境。

但市場期待的顯然不只如此,特別是金證會對台資券商廣開大門,卻又預留伏筆將放在ECFA的架構下談判,以「試點半資全照」為首的優WTO條件能否盡速落實?料將是金融股此波漲勢能否築夢踏實的關鍵;而傳言將遞延至3月底的金銀三會,能否再談出優於市場預估的成果,則攸關金融股短暫休息後還能否續航!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ristian Craig 的頭像
    Christian Craig

    Christian Craig

    Christian Crai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